日期:2025-04-01
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外出踏青正当时,
衣暖食安,体康神健,日常防护身体棒。
市疾控中心提示您本月重点关注
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以及布鲁氏菌病,
在外出踏青、游玩时做好个人防护,
安全健康出行。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自3月起,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步上升,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预防措施:
1.及时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2.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看护人接触儿童前、为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出现发热、皮疹(手、足、口、臀等部位)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 全年均可发生,可通过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该病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症状普遍较轻,但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注意饮食卫生,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生熟食品要分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2.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及时应做好患者隔离,立即引导周围人员向相对清洁的地点转移。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尽快采取消毒措施,尤其要对呕吐物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重点消毒对象不仅是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还包括可能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餐(饮)具、厕所等。
3.学校、托幼机构日常做好健康宣教,加强晨检、巡检、缺勤缺课报告。班级内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合格的健康证,对食物进行加工、封装等操作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流程;发现学生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劝说就医,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复课。一旦出现聚集性发病,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置。
三、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可引起大量的动物感染(主要是牛、羊、猪等),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我市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羊。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但若不能早期诊断发现,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形成隐性病灶,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甚至终生不愈,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预防措施:
1.养殖羊只一定要到正规羊场购买,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检疫发现病畜、隔离病畜是控制传染源、预防布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2.饲养家畜要圈养,人畜分居,避开水源,不要散养和混放,要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净化。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戴上橡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3.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清洁圈舍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经常消毒、换洗。劳作后要彻底清洗手部,注意个人卫生。
4.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5.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兽医等相关行业的高危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检测,规范治疗。
市疾控中心:杨 楠、姜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