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子曰健康说】近期广东一地确诊基孔肯雅热,是怎么传播的?日常生活注意哪些事项?

日期:2025-07-18 

近期,广东一地通报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这种疾病是怎么传播的?日常生活,如何防制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的,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高热、关节疼痛(常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皮疹(常见于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关节疼痛是其显著特征,特别是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除此之外,常见的伊蚊传播疾病还有登革热。

传播途径与基孔肯雅热相同,症状也相似,感染后可突发高热(可达39-40℃)、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痛、皮疹(多为针尖样出血点或斑丘疹)。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等症状。与基孔肯雅热相比,登革热发热持续时间更长,肌肉痛更明显,无明显游走性及多发性关节疼痛,有出血倾向。

 

二、认识传播媒介:伊蚊

伊蚊作为两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市种类为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这种蚊子通常体色黑白相间,腿上有白色斑纹,多在白天活动叮咬人(尤其是清晨和黄昏),攻击性强。喜欢在小型、干净的积水中繁殖。家中的花盆托盘、水缸、废弃瓶罐、轮胎、树洞、竹筒,小区里的闲置容器、建筑洼地、雨水井盖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都是它们理想的“产房”。

 

三、预防措施:灭蚊防蚊

1. 清除蚊虫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积水”

检查并彻底清理院内院外及阳台、屋顶的各类积水及可能积水的容器。及时清理花盆托盘积水,水养植物容器建议每周换水,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妥善处理废弃的瓶、罐、桶、盆、轮胎等容器,不要随意堆放。储水容器如水缸、蓄水盆要严密加盖,防止蚊虫产卵。同时要清理房前屋后的各种杂物和垃圾、杂草,减少成蚊藏匿。

2.做好防护-避免“花蚊子”叮咬

做好居家防蚊措施,安装纱窗、纱门,及时修补破损;使用电蚊拍以及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杀虫气雾剂等驱蚊灭蚊产品;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家中有婴幼儿。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裸露皮肤可使用驱蚊剂,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时段上午8-10点和下午4-6点外出,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环境长时间逗留。

 

四、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您或家人从国外及南部省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流行地区返回后,出现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剧痛、皮疹等症状,务必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且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2天内的旅居史(尤其是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及国内疫情发生地)或可疑蚊虫叮咬史,以便及时确诊和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市疾控中心:杨   楠、杨艳雨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