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11
当下一些国家、地区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塞卡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同样由蚊子叮咬传播的输入性疟疾(俗称打摆子),需要引起归国人员的高度关注。当您从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地区返程,若感到发热不适,请务必警惕:这也许不是普通感冒发烧,很可能是输入性疟疾!
出国归途后的高热:一个真实警示
去年七月,王先生从非洲某国工作归来。回国三天后,他突然感到寒战不止,随后体温急剧升至40℃,伴随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起初家人以为只是旅途劳顿后的感冒,但退烧药毫无作用,两天内王先生病情急转直下,甚至陷入昏迷。紧急送医后,血涂片检查确诊为恶性疟疾感染。医生紧急抢救后沉痛告知家属:若再晚一点就医,后果不堪设想。王先生只是每年数以千计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的一个真实缩影。
何谓输入性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202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目前国内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疟疾,即在本国境内被诊断发现的疟疾,其感染源头明确来自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如非洲、东南亚等)。当旅行者、务工人员、留学生等在疫区被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疟原虫侵入人体,经过一段潜伏期,在归国后发病。
为何它更需警惕
1.致命威胁大:基孔肯雅热虽可致关节剧痛、行动困难,但致死率低;而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病情进展迅猛,若未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导致重症甚至死亡。脑型疟、严重贫血、多器官衰竭是其致命性并发症。
2.早期症状易混淆:疟疾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但在疾病初期或不典型病例中,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流感或登革热等其他发热性疾病。这种迷惑性常导致患者延误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诊断依赖专业检查:确诊疟疾的金标准是在显微镜下从患者血液涂片中找到疟原虫。非专业医疗机构可能不具备快速准确诊断的能力,普通血常规检查也无法直接确诊。
预防:构筑防蚊灭疟的双重屏障
1.疫区旅行,预防为先:使用含有效成分(如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IR3535、柠檬桉油)的驱蚊剂,涂抹暴露皮肤,并按说明补涂。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选择有空调或纱门纱窗的住所。睡眠时使用蚊帐(推荐经杀虫剂处理的长效蚊帐)。清除住所周围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
2.健康返航,警惕无声威胁:输入性疟疾以其潜在的致命性更需我们提高十二分警惕。一次旅行可能带来难忘的回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了解疟疾知识,重视旅行史告知,做好科学防护,及时就医,是守护健康、避免悲剧发生的坚实盾牌。每一次远行归来,请让健康成为您最珍贵的纪念品。
市疾控中心:骆兰荣、田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