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08
近期,又到了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看似美味的背后,却暗藏致命陷阱!济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勿采勿食野生蘑菇,谨防毒蘑菇中毒。
1.毒蘑菇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复杂,中毒症状多样。常见中毒类型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等7种。其中,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是主要致死类型。
2.这些鉴别误会,可能让你丧命
许多人自信能辨认毒蘑菇,但实际上民间流传的许多鉴别方法并不可靠。
(一)颜色朴素并不代表安全:剧毒鹅膏类蘑菇,颜色是纯白色或灰色,看起来并不鲜艳。
(二)长虫的蘑菇也可能有毒:虫蚁耐受的毒素对人可能是剧毒。
(三)高温烹煮不能去毒:毒蘑菇的毒素性质通常很稳定,一般的蒸、煮、闷、烧等烹饪方法都不能把毒素去除。
(四)识图软件鉴别不可靠:有些蘑菇形态差异微妙,误判率极高。
3.中毒症状知多少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复杂多样,潜伏期从数分钟到几天不等。最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此外,根据蘑菇种类不同,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幻觉、抽搐等;肝脏损伤,如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肾脏损伤,如尿量减少、肾功能异常等;甚至心脏损伤,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一旦怀疑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要尽快催吐、洗胃和导泻,以减少毒素吸收。此外,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科学防控,记住这几点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一旦发生误食,尽快就医是最重要的处理措施。就医时最好携带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确定种类,帮助医生准确判断预后。
要特别警惕“假愈期”: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而此时体内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
温馨提示:
没有百分百准确辨识毒蘑菇的方法。毒蘑菇中毒大多没有特效解药,一旦误食,请及时就医。
市疾控中心:张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