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0-09
狂犬病,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它究竟有多可怕?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带病毒的唾液传播。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便会沿着神经系统向大脑进军,最后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躁狂、兴奋、恐水等症状。
犬类是人间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猫、狐狸、獾等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并造成传播。不少人存在认知偏差,觉得只有表现出狂躁症状的 “疯狗” 才危险,实际上,就算是外观健康的犬猫,也可能暗藏病毒,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很少短于1周或长至1年。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如低热、头痛、乏力等,伤口周围还可能出现麻木或蚁行感。随着病情发展,进入兴奋期,患者会出现恐水、恐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这也是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的原因。最后进入麻痹期,患者逐渐安静,出现肢体瘫痪,直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10天,病死率几乎100%。
不过,狂犬病虽然可怕,却是可防可控的。如果不幸被动物抓伤、咬伤,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反复交替冲洗伤口,冲洗时长约15 分钟。冲洗完毕后再用碘伏消毒。处理完伤口,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和暴露等级,接种狂犬病疫苗或和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疫苗接种一定要全程,切不可自行中断。
预防狂犬病,还要从源头抓起。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是保护宠物和家人健康的重要举措;同时,尽量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不随意逗弄陌生宠物,尤其是在它们进食、睡觉或照顾幼崽时。
生命无价,预防先行。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预防狂犬病,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市疾控中心:鲁希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