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珍爱生命 远离毒蘑菇

日期:2021-08-06 

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到的一种菌类,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大家喜爱。天气高温,雨水增多,气候湿热,正是蘑菇大量生长的季节,很多人觉得雨后是采蘑菇的好时节,但要注意的是毒蘑菇也隐藏在野生蘑菇中,误食会引发食物中毒,重者危及生命。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切莫一时贪鲜,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谨防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后能造成人毒性反应的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大部分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据了解,常见的毒蘑菇有致命鹅膏、青褶伞、毒鹿花菌、鹅膏、黄盖鹅膏等。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等8个类型。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

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对野生蘑菇要坚决执行三不原则。一是不采摘,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食用来源不明的蘑菇。二是不购买,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三是不食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不明野生蘑菇,以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如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应立即就医,如果来不及,应积极采用催吐、洗胃、灌肠等方法,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后立即到医院诊治。

 

(济宁市疾控中心  赵素华)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