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济宁 > 健康知识 >
冬季食源性疾病提示

日期:2024-01-24 


冬季气温低,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会相应降低,但有毒动植物性、化学性等食源性致病因素仍需大家的关注。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济宁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一、预防菜豆中毒

菜豆也叫四季豆,含有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通常情况下,充分加热后能够破坏其毒素,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如果过于追求“脆”“绿”的口感和外观,或者一次加工量过大翻炒不均匀,加热不彻底,毒素没有被完全破坏,食用后可导致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单位食堂,因此食用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使四季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味后再食用,以防止食物中毒。

二、预防发芽土豆中毒

龙葵素又称茄碱,是一种有毒性的生物碱,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破坏其毒性。通常情况下,土豆中龙葵素含量很低,不会引起中毒,可以安全食用。但当土豆变绿或发芽时,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如果一次性吃50g以上已变绿、发芽的土豆(约含200mg龙葵素)就有可能发生龙葵素中毒。土豆属于耐储存性较强的蔬菜,也是冬季囤菜的主力军,这里提醒大家尽量不吃发青、发芽和腐烂的土豆,即使要吃也要将土豆中发青、发芽和腐烂部分彻底清除,去皮后的土豆最好切成片或小块,并浸泡半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吃土豆后如果口中有苦涩味和发麻的感觉,应立即停止食用,积极采取催吐法,减少龙葵素的吸收,以防中毒。还可食用食醋帮助解毒。

三、预防霉变甘蔗中毒

节菱孢霉是霉变甘蔗中常见的真菌,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甘蔗盛产于南方,经过长途运输和储存,节菱孢霉等微生物在甘蔗中大量繁殖产毒,导致部分甘蔗发红变质,进食后引起中毒。霉变甘蔗食物中毒是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中毒后发病急,潜伏期最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可达到十余小时。目前在治疗霉变甘蔗中毒患者尚无特殊疗法,大家在购买甘蔗时,注意挑选质地坚硬,肉质清白,味甘甜,有清香味的新鲜甘蔗,一旦发现变质,要果断舍弃。如果身边有人食用霉变甘蔗导致中毒,应迅速就医,尽快通过洗胃、灌肠等,将体内的毒物排除,并对症治疗。

四、预防河豚毒素中毒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是鲀鱼类(俗称河豚鱼)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河鲀在生殖季节毒性大,且雌性大于雄性,而在不同部位中,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一般肌肉中不含有河鲀毒素,但河鲀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可渗入肌肉,此时鱼肉也含有少量毒素。河鲀毒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100℃加热5小时或每天日光暴晒8小时,经20天后仍不能被完全破坏。所以,常见的盐腌、日晒和一般的烹调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河鲀毒素。“吃了河豚百味无”,致使一些爱吃人士冒死也要品尝河鲀,市疾控提醒,如要购买或食用,建议消费者慎重选购正规经营企业销售并经加工制作后的河鲀鱼,或在规范经营的餐馆适量食用,不能自行制作并食用河鲀鱼。若因不慎误食含有河鲀毒素食物,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五、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肉制品中。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其外观与食盐类似,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无臭,味微咸,易潮解和溶于水。 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0. 2- 0.5g就可引起中毒,3g可致死亡。由于亚硝酸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妥善保管防止误用;家庭在自制加工肉制品时,如果使用含亚硝酸盐,一定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引起食物中毒;由于生鲜叶菜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在腌渍过程中,硝酸盐也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比如家庭腌制蔬菜制品,通常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会在第六天达到最高,但随后会逐渐下降,20 天后基本彻底分解,所以家庭腌渍蔬菜要注意食用时间。

(市疾控中心   李为为)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