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子曰健康说】控制体重六大误区需注意

日期:2025-05-07 


很多人在减重期间不吃碳水、寻求减肥捷径、相信躺着就能瘦等虚假广告,最后体重不但没减下来,身体健康却亮了红灯。今天,就跟随小编剖析下体重管理中的六大误区。

 

误区1:“零碳水减重”

真相:碳水化合物是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不吃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的反应。此外葡萄糖是大脑唯一能利用的能量物质,长期缺乏葡萄糖,对大脑也会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减重期间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更好地保护肌肉组织,维持良好的体力、脑力。

 

误区2:“只吃粗粮效果好”

真相:单吃粗粮容易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影响到蛋白质、钙、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而且降低代谢率,反而影响减重效果。粗粮与细粮应合理搭配,将每日主食的1/3-1/2替换为粗粮,而非完全替代。

 

误区3:“过分快速减重”

真相:减重应循序渐进。短期内体重骤降多源于水分流失,一旦恢复饮食极易反弹。而且快速减重不利于健康,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内分泌紊乱、皮肤松弛等问题。减重速度建议每周0.5~1kg,持续6个月以上。

 

误区4:“寻求减肥药捷径”

真相:市售减肥药多含泻药或抑制食欲成分,可能损伤肠道功能,不利于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误区5:“水果当代餐”

真相:水果代替正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而且水果中的糖分以果糖为主,过量摄入会更易转化为内脏脂肪,同时引起血糖飙升,不利于糖尿病控制。

 

误区6:“空腹燃脂效果好”

真相:空腹燃脂的效果存在两面性,既有其优势,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在空腹状态下,体内的糖储备较低,运动时,身体更快地转向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从而加速脂肪的消耗。但空腹燃脂也有潜在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调节能力较差的人来说,空腹运动容易导致头晕、乏力、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状。长期空腹运动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影响身体健康。是否空腹运动应该因人而异,对于体脂较低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来说,空腹运动不是最佳选择。为了避免低血糖和肌肉流失的风险,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建议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同时,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5~60分钟之间。在运动前后可以选择一些低糖、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以维持身体的能量水平和代谢率。

                                  

市疾控中心:雷   宁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