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04
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市高温热浪来袭,济宁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我市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局部气温可达39℃以上。高温环境下,中暑及其他热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尤其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作业者等重点人群,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科学预防中暑。
一、高温天气 警惕这些中暑信号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的急性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
先兆中暑:头晕、口渴、多汗、乏力,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燥灼热、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体温升至38℃以上。
重症中暑(热射病):除以上症状外,高热(>40℃)、意识模糊、抽搐、无汗,可引发多器官衰竭,致死率高达50%。
二、中暑易感 关注这些重点人群
户外作业者:建筑、环卫、农业、快递、外卖、电力维修、交通警察等。
高温高湿环境工人:冶金、铸造、厨房、车间等。
体弱、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及肥胖人群。
三、科学防暑 记住这些核心建议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10:00-16:00尽量减少外出或不宜外出,如果外出时尽量选择阴凉处行走。
户外作业者应实行“轮换作业”,每1-2小时至阴凉处休息10-15分钟,备足清凉饮料、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2.穿戴防护
外出穿着轻便、宽松、浅色、透气的棉质衣物,戴宽檐帽、太阳镜。
3.及时补水补盐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可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避免饮用酒精、咖啡因或高糖饮料(如啤酒、碳酸饮料)。
4.保持环境清凉
保持室内凉爽,降温设备调节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直吹,适时开窗通风。
工作场所增设遮阳棚、通风设备或降温设施。
5.饮食与作息
饮食清淡,多吃瓜果(西瓜、黄瓜等)及富含钾的食物(香蕉、菠菜)。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后暴露于高温环境。
6.车辆安全警示
切勿将儿童或宠物单独留在车内!即使车窗留缝,车内温度10分钟内可升至威胁生命的水平。
四、突发中暑 采取这些急救措施
1.转移: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
2.降温:松开衣服,用冷水擦拭身体(颈部、腋下、腹股沟),或用冰袋冷敷。
3.补水:清醒者可饮用淡盐水,昏迷者禁止强行喂水。
4.送医:若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立即呼叫120送医。
注意:热射病患者需在1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延误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高温无情,预防先行。市疾控中心呼吁市民朋友相互关照,尤其留意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各用人单位应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为高温作业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和休息场所,个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让我们共同行动,平安度过高温季!
市疾控中心:张 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