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
“防治碘缺乏病”科普宣讲作品展播--孕期缺碘=智商打折?——孕妇补碘黄金法则全攻略

日期:2025-10-23 


孕期是女性人生中一段特殊且关键的时期,每一份营养的摄入都与胎儿的健康发育息息相关。在众多营养素中,有一个“隐形卫士”——碘,它虽不起眼,却在胎儿成长的舞台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如果补碘不当,可能会对胎儿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一、碘——胎儿发育的“黄金钥匙”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就像胎儿生长发育的“总指挥官”。在孕期,胎儿大脑发育从孕早期就已拉开帷幕,此时,碘通过母体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胎儿,助力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若把胎儿大脑比作一座精密的大厦,碘就是不可或缺的建筑图纸和关键建材,缺了它,大厦的构建就会漏洞百出。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孕期碘缺乏是导致婴幼儿智力损伤的首要可预防因素。当孕妇体内碘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胎儿的大脑发育进程会严重受阻,可能出现神经元数量减少、突触连接异常等问题,最终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甚至引发克汀病(呆小症),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聋哑等损伤。此外,碘缺乏还会增加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的风险。


二、别让“参考值”模糊了胎儿健康防线

很多准妈妈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尿碘含量处于标注的“正常范围”,便认为碘营养已达标。殊不知,100-199μg/L是一般人群碘营养状况适宜的范围。需特别注意的是,针对孕妇这一特殊群体,更为严格的碘营养适宜标准是尿碘含量应在150-249μg/L之间。研究发现,当孕妇尿碘水平持续低于150μg/L时,新生儿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对较高,提示胎儿可能面临甲状腺激素供给不足的风险,进而影响脑发育。


三、精准补碘,三大策略保驾护航

1.碘盐:基础防线要筑牢

我国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政策,这为孕妇补碘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说,每日食用5克碘盐,可摄入约100-150μg碘。但在使用碘盐时需掌握技巧,避免高温长时间烹饪,建议在菜肴出锅前加入碘盐,防止碘在高温下挥发流失。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认准合格产品标识。

2.海产品:天然碘库别错过

海产品堪称碘元素的“天然宝库”。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碘含量尤为突出,每100克干海带的碘含量可高达36240μg。此外,贝类(如蛤蜊、扇贝)、海鱼(如黄花鱼、带鱼)等也是补碘的优质选择。孕妇可每周食用2-3次海产品,轻松为身体补充丰富的碘元素。

3.特殊情况:遵医嘱补碘更安心

患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碘的补充需注意,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医生的专业评估调整补碘方案和治疗措施。


四、补碘并非越多越好

碘的补充讲究“恰到好处”,并非越多越好。长期碘摄入过量也会带来健康隐患,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妇每日碘推荐摄入量为230μg,每日碘摄入量不宜超过600μg。

孕期补碘无小事,它不仅关系着准妈妈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着胎儿未来的智力与成长。每一位准妈妈都要擦亮双眼,重视碘营养的补充,学会科学补碘,为胎儿的健康发育铺设一条坚实的营养之路,迎接一个聪明健康的新生命!


泗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姚守金    


版权所有: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济宁高新区英萃路26号 鲁ICP备17053123号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35号